#英语学习# 不懂书的鱼原创
要说我国哪个学科的学习效率最低、效果最差? 如果英语排在第二位,那么其他任何学科都不会排在第一位。
不相信? 看看下面这8个大学英语傻事,你做过吗?
01
跟着学校或培训班的节奏学习
学英语最大的错误就是跟着学校或培训班的节奏走。
话虽这么说,但肯定会有很多人不屑一顾。 不找机构,还自学吗? 只有真正摸清了自学语言学习之道的人,才会觉得去培训班很傻。 需要多少时间?
我们来分析一下学校和培训班的现状:
第一个是关注学校的进展。
跟着学校课程走,不自学,不报班,从7岁一年级到18岁高三,12年掌握3500-4000个单词,这就是相当于欧美国家11岁孩子的水平。 都说高章能看懂,但实际测试过后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给一本哈利波特,或者大一的原版课本,孩子基本看不懂。 听、说、读、写,“读”一直是中国学生的强项。 “读书”也不过如此,其他三个就更不用说了。
教学大纲是怎么来的? 这个我不懂,不能乱说。 但有一点,你用脚趾头想想就可以确定,那就是所有的教学大纲都是由“专家团队”根据“国情”制定的。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就会冒出很多问题。 但是,这些问答不适合写成文字。 我只能说,大家要敢于去想这个问题学英语没有用,要敢于从源头上去想。
但还是可以举几个例子:当很多学生长期把大量精力花在英语上,而语文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时,教改就来了。 减少英语课时,增加中文比例。 在停赛乃至新的摇号政策之后,英语在考试和录取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未来五年,上海高考甚至可能采用国卷(是否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想出国留学的孩子,一旦国家外汇政策收紧,人可以出去,钱却不能出去,那他们在干什么? 而在这次新冠疫情之后,人们突然意识到,出国不再是一个积极的方式。 这样一来,估计更多的人觉得英语没必要努力了。
但是,任何在政策层面调整学习策略的孩子,一定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英语。
学好一门外语,其实跟以后考不考高考,想不想出国,甚至国家要不要学都没有关系。 只要英语仍然是世界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就会让人多一个维度看世界,多一种获取信息的工具。 因为获得了这些信息,一个人就可以区别于那些不能获得这些信息的人,拥有更立体的思维视角。 作为一把钥匙,你用它打开了门,你才知道门后的世界有多么广阔。
二是跟进培训班进度
一线城市的孩子,只跟学校进步的少之又少。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外面读书。 从我身边的例子来看,这应该是主流。
首先要明确,培训班有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报班可以帮助孩子通过考试。 不管是中考,中考,还是宠物雅思托福。 当目标锁定在通过考试这件事上时,参加培训班肯定是有用的。
报班能否让孩子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听、说、读、写的自由?
什么是听、说、读、写的自由? 这是真正学习英语的语言!
答案是,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一直报班,总有一天可以达到听、说、读、写的自由。
这里的悖论你一定看到了——很多人往往不理解“effective”和“effective”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也就是英语中effective和efficient的区别。 比如一个人想通过运动减肥,每天在小区里走一个小时能不能减肥呢? 当然! 问题来了,每天游泳一个小时哪个减肥效果更好?
前者有效,是“有没有”的问题; 后者是高效的,这是一个“多少”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时间有无限的机会,别说报班,就是跟着学校20年,也一定能学得会。
所以,报班必有实效,有师有强,有进有长。 但这是最有效的吗? 那么我们就得看看训练类的底层逻辑。
我相信你同意这个观点——所有的培训课程都是商业实体,服务于他们的商业目的。
培训班教学大纲必须与学校教学大纲一致。
您错了! 我们正在学习新概念,3L、PET 和 SBS。 教学大纲都是本教材的教学大纲,不是对标学校! 那我问你,为什么培训班的进度总是比学校的进度多一点点,提前一两个学期就好了?
真的是因为孩子认知有限吗? 那么三年级的孩子最多学四五年级的内容就好了?
谁告诉你的? 培训班告诉你!
对于培训班来说,只要教学进度好于学校进度,就能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进步学英语没有用,通过考试,就算是成功了。 但也不能太“成功”。 如果有哪门课告诉你,其实你只需要花500小时(每天2小时,250天,不到一年),你就可以从零基础开始看懂学术论文,把英语学好。 , 如何定期割韭菜?
这个话题不能再写了,得罪人了。
有家长说,我不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培训班,但还是要送。 学校的教学很浅,我的英语也不够好。 不送培训班,还指望孩子自己学吗? 再说了,周围的人都在报名倒班,我们不报名怎么办? ,
不知这段话表达了多少父母的心声。 而那些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以最高效率处理英语尖子生,谢天谢地,这些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们在K12的时候就少了竞争对手。
道理很扎心,但看看报班后的情况就明白了:大部分培训班每周上一两节课,每节课学不到20个生词和一篇课文。 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是小学二年级,你看一本原著,比如夏洛特的网,你看一页,差不多有20个生词。 时间),至少能读到五六页。 没时间的话,一天看一页,一周就有140个生词,7页的课文,学到的词汇量和阅读量,这不比报个班好太多了吗?班级?
你可能会反驳说学英语,你报班就有人教你英语培训,你自己看也没人教你。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就词汇而言,能够在课文中一遍又一遍地读,远比听人说一遍要好得多?
也许你会反驳,我不是靠课堂来学习词汇的,我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系统地学习语法。
说到语法,需要系统地学习,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但是培训班的节奏,一节课讲一个语法点,所以小学语法至少要学三年,初中语法要学两年,高中语法要学一年。 咦,这六年,市面上的语法书,刷三遍还不够?
如果有更有效的学习词汇和语法的方法,那为什么不向班级报告呢?
更要命的是,在报班的时候,很多人的目标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他们的重点是完成本周的课程,背好本周的课文,默记本周的词汇,练习本周的语法,应对下周的学习。 类,然后想办法推广类。 你看,培训班的进步,把孩子的学习进步牢记在家长的脑海里。 于是大家就不再想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学习效率更高,有没有办法让他在两三年内真正掌握语言呢!
而培训班的进度从何而来?
这让我回到上面那个令人反感的话题。
美国有个教派叫摩门教。 为了传播其教义,一些年轻的信徒经常被派往其他国家传教。 去之前,教会会组织他们学习外语。 即便是中文这种公认难学的语言,他们从零基础到流利标准普尔也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一年就能完全掌握——要不是我当时遇到了摩门教徒我在美国,我应该会把这当成一个传说。
而在国内很多一线城市,也有9岁的孩子可以直接通过CAE考试,而原来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可以直接实现听说读写自由——我相信这绝对不是因为基因突变。
英语,之所以被选为世界通用语言,是因为它足够简单,足够严谨。 跟中文、西班牙文、甚至拉丁文比起来,不知道简单到什么地步。 如果一个人学了十几年英语还没有学好学英语没有用,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
不过,有句话讲的是报班。
报告比不报告更“安全”。
比起异军突起,大多数人更喜欢成群结队地死去。
02
字书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背过词汇书的请举手!
家里没有几本词汇书的请举手!
估计大部分同学都举不起这只手。
自从新东方20多年前首创GRE托福雅思红绿宝典,为考生指明一条清晰的应试之路后,市面上的词汇书籍开始层出不穷。 “放弃”已经成为代言人大军的代言词,就连学龄前儿童也有相应的词汇书。
背单词书有效果吗? 这又回到了我上面提到的概念。
答案是肯定的! 每当背一个单词,总要向英语的珠穆朗玛峰迈出一步,怎么会没有效果呢? 但问题是,背单词书效率高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学习单词的要求。 一般来说,一个词有发音、拼写、意义、应用和整体词量几个维度。 背单词书可以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拼写,但是多义词和词汇的应用不是靠单词书就能解决的,必须要还原上下文。 在没有办法解决单词含义和应用的前提下,背了5000个单词并不代表你有5000个词汇量。
或者换个说法,我们看小说是为了消遣,看学术论文是为了获取信息,看英语课本是为了掌握一门学科……通过不断的阅读,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反复出现各种单词组合。 每个人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娱乐、获取信息、掌握一门学科,但是通过阅读,顺便解决了词汇问题。 既然最后要在上下文中学习单词,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在上下文中学习呢? 所谓效率最高,就是单位时间内解决的问题总量最大化——背单词书的时间加倍,只解决一道题。 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背单词本身,而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维度来学习英语。 因此,只有上下文成语是背单词边际成本最低的方法。
凡是认为读书不能解决背单词问题的人,先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你的阅读量有多少? 如果你全年的阅读量仅限于学校英语课本,再加上一个新概念和几十本分级书籍,确实解决不了词汇问题。 阅读量太小了! 甚至还不够小,很多词无法出现第二次。 而如果一个人每年的阅读量是50-100个中级章节或者20多个高级章节,他绝对可以完全跳过背单词这一步,从而认识单词并灵活运用。 根本不需要拼人才,只要以那个量来衡量,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明明有一种更高效更成功的方法已经被无数次验证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弃光归暗”喜欢背单词呢?
分析两个原因:
1、谁在不断提升背单词书的效果? 大家仔细想想这个问题。 由于这种方法“被证明有效”(而不是“有效”),许多学生开始效仿。 而道理永远是一样的——如果有太多人在做一件事情,无论对错,必然会有无数的主张为这种行为辩护。 于是背单词书的攻略如雪花般冒了出来,让看过他们文章的人相继死在了沙滩上。 同样,做一件事的人越多,思考其正确性的人就越少。 就像报班问题一样,词汇书已经成为商家割韭菜的利器,成为大家学习英语路上的绊脚石。 买几本书固然花不了多少钱,可惜需要时间。
2、很多人认为背单词书比看书更有“成就感”。 因为这类书的编排完全符合“游戏化”模式:有一个总目标——背完整本书,还有一个阶段目标——背一个字母开头的单词。 再加上很多大众发明的自我激励和娱乐代言策略,不就是一个“游戏化”的项目吗? 那读书呢? 看完整套《魔法树屋》,你能知道自己背了多少单词吗? 你能知道你是否从初中水平升到了高中水平吗? 镜头指数再怎么流行,终究只是一个指标。 要说100%预估到我们要通过的考试,那绝对不如手里拿着一本PET词汇书那么让人放心。 一种是黑暗森林模式,一种是明显的“游戏化”模式,你觉得哪一种更容易操作呢?
03
学习新概念英语
每个人都在学习的新概念有什么问题?
毕竟,随着SBS和WONDERS的盛行,目前还没有教材能够成功撼动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这套完整的语法系统帮助了多少人一步步走向“成功”?
但是我想说的是,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新概念真的太老了! 毕竟是20多年前出版的教科书。 你知道从2020年的角度来看,里面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有多过时吗?
不信你做个实验:找个老外,把课文读给他听。 我以前做过,得到的一致评价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就像70年代的人说的,现在国外没有人这么说了。
其实只要和老外多交流,就能发现这个问题,但我发现很少有人提到这一点。 可能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和外国人交流,也不是为了出国,所以母语者没有机会告诉你你的英语表达已经过时了。
这个真相令人心碎。 毕竟,很多人都是背负着新观念长大的。 他们记住的越多,他们的表达就会越深。 但是同学们,语言一定要与时俱进。 就算是中文,你翻翻二十多年前的报刊,也不会和现在一样。
有人说,不管语言多么陈旧,语法规则永远不变。 对于语法,新概念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边际收益的概念。 语法问题可以用语法书来解决,单词量、单词拼写、语法水平、写作等问题都可以用原版阅读来解决。 这才是最大化边际收益和最小化英语学习边际成本的方法。 所谓最小边际成本,就是看你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一起做些什么。 显然,如果我们只关注语法,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选择新的概念。
退一步说,即使选了一个新概念,课文也不要背得那么辛苦,学好语法和词汇就够了。 如果每篇课文都花很大的力气去背,甚至写得有精神,老外看了文章多半会摇头。
在小学低年级,在选择学习哪套教材时,大部分家长可能都纠结过要不要选择新概念。 很多家长纠结的原因之一就是周边的英语教学机构大多都有新概念课。
为什么市场上有那么多课程?
众所周知,教学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套成功的教案需要多年的积累,新理念是最早引进中国的教材。 新概念,老问题,机构不知道? 但是一方面有拉起来就能上的课,另一方面又是需要完全从头开发的教材。 作为组织负责人,您会选择哪一个? 这大概就是创新者在新概念问题上的困境吧。
只要市场上新概念班的实力依然强劲,就不会缺少报名者。 只是有点可惜——毕竟将四本新概念书全部啃完需要消耗不少体力。
04
过分强调语法概念
英语是西班牙语中最简单的语言,不仅单词变化规则简单,语法也简单。 例如,我可以用几句话把英语句子结构解释清楚:
1) 任何英语句子学英语,无论长短,无非是表达两种意思——要么是“what is”,要么是“what to do”。
2)句子1(见下图):句子可以没有成分,但必须有动词。 因此,在分析一个句子时,重点是把握主体,即句子1的三种形式。
3)句子2:为了说明名词的性质和数量,在名词前加冠词、量词、形容词; 为了说明动作的程度,用副词修饰动词。
4)句子3:当修饰的内容比较长,需要用到句子时,放在名词前不好,所以有定语从句,放在名词后。 副词变成状语从句,放在句末。
5)句子4:用连词连接句子和句子
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吗? 如果是展开的,再详细看一遍,比如that和which开头的定语从句,什么时候用that,什么时候用which; 每个时态表达什么以及如何形成它。 三个小时就能解释清楚。 思维导图一画出来,整个语法体系就一清二楚了。
但是在这个内容上,我们的孩子要在课堂上学好几年。 然后一遍又一遍的刷题,为了分清什么是同位语从句,什么是定语从句。
其实从纯阅读的角度来看,语法并没有那么重要。 孩子梳理概念需要三个小时,足够读《鼠报》、《疯狂学校》等原著小说了。 什么时候语法开始重要了? 直到你开始看高中以上的原版教材,或者有一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想看专业文献。 比如,你看一本哲学原版教科书,里面有长难句。 你会发现,你可能认识句子中的每一个词,并将它们连在一起,但你就是不明白这句话在说什么。 这时候就需要用语法来分析了。 但一切还是老样子,诀窍还是找句子的主体——名词+动词+名词。 如果你找到了,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有一点要引起大家注意:很多时候,长难句之所以看不懂,并不是语法不够好学英语没有用,而是逻辑不够好。 去看看冯友兰先生的英文版《中国哲学简史》,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最后总结一下,英语语法一定要学,而且一定要系统地学,但是一定要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 与其自己花几年去学习语法概念,还不如花几个小时理清概念,然后在阅读原文的同时不断训练自己的句子分析能力。
05
花很多时间记录事实知识
做笔记似乎是所有学生的共识——学习上课不做笔记怎么行?
是的,完全不做笔记是可以的,但这也取决于你做了什么笔记。 有一类,老实说还是不做为好——那就是罗列事实性知识的笔记。
读书的时候,英语成绩很好,多亏了一个习惯。 每次看课文,我都要把文章中的所有生词都查到字典里,然后把不同的意思、搭配、例句记在本子上。 然后是语法点,例句都写的很清楚。 一个学期下来,就有了厚厚的笔记本。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样做真的很辛苦,说不定会秒杀80%的同行。 但时过境迁,离开校园十多年后回头看,如果当初花同样多的时间看原版,说不定英语会比现在高好几步现在。 那些让我“满意”的笔记,可能让我在考试中得到了高分。 但是你知道,在中国,英语好不等于英语好。
所以做笔记的危害之一就是太容易让人产生“我在努力学习”的满足感。 看着自己的字迹,工整的排版,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写出一列列各种实事求是的笔记,真是很有成就感。 如果你还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你就会觉得自己读书很努力。
我什至见过有些孩子为了学习原版,把文章打印出来,然后剪下段落贴在笔记本上,只为做笔记。 这种做法和直接在原书上做注解的效果有什么区别? 花费在打印和粘贴上的时间,只是为了做这样一个笔记,多么的多余和低效?
值得花时间记录的笔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篇高效的笔记,必须记录也只记录“不同维度的知识点总结”。
简单来说,如果你不能用骨骼图、思维导图、树图、3D图、坐标图……等思维清洗工具中的那么多知识点来体现,那就别做笔记了。 而你要记住的,一定是经过比较、推理、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块。
单一的知识点根本不重要。 比如,你学了一个新词,但记不住它的意思,那么每次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它,就查字典,查几遍自然就记住了。 其实,别说做笔记了,就是教科书、书本上,这个词的中文注释,不写还不如写。
而你真正需要花时间在笔记本上的是与单词有逻辑联系的关联词、发音联想、意义联想或类别联想。 比如下图中,如果你的笔记写在左边,那最好不要背,因为写这些字的时间不足以让你搞清楚这些字的区别。 相反,如果我们能把右边的样式中的注释记录下来,就说明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些名词的含义。
学单词有个窍门:名词抓定义,动词抓动机,形容词抓程度,副词抓联系,介词抓状态。 如果你能按照这个思路对生词进行分类和罗列,你就能学得透彻。
06
贯穿学习过程的一种方法
下图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输出输入关系图。 每个人都必须知道这一点。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将输入和输出属性相距最远的两个项目组合起来实际上是最困难的。 如“读与说”、“听与写”。 读完一本书,最难的是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能够写下你所听到的是最困难的事情。 正是因为有难度,这样的组合训练效果才更好。
但是很多人在多年的学习中只使用一种方法。 比如,学校要求家人保持沉默,他们通常只会默不作声,只字不提。 所以学了这么多年,学生也只会沉默。
殊不知,不同的训练方式有不同的训练内容。
听写:听写的目的是训练听力。 英语是一种可以用字母拼写的语言。 80%以上的单词应该可以通过听音来写出来。 一个人在学习自然拼写的时候,加强听写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当他的听力问题解决了,再进行听写训练意义不大。
跟读:看一篇文章,如果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拼起来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要多练习跟读。
复述:很多人有能力背下一本厚厚的新概念书,但是写论文的时候发现还是写不出来。 还有那种看完整章,每句话都能看懂,但放在一起总是忘记,要练习复述。 就是用自己的话重新梳理一篇文章的逻辑,然后再讲一遍。 这个过程可以改变视角。 例如,原来的第一人称文本现在可以转换为第三人称。
翻译:有些家长希望通过翻译来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 但要知道的是,翻译解决的是微观词句的精准用法,并没有解决语篇结构训练的问题。 所以,如果能把翻译和释义连在一起,大部分的篇章和文字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有的人用一种方法,自己也不知道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而那些根本不知道学习方法的人学习英语的八个傻事! 英语学习低效大解析,看看你中了哪一个?,一般都会用最原始的kind-back。 It seems that as long as you can recite all the texts you have learned, you can learn 英语 well, but it is not the case.
如果你不相信我,试试看。 Instead of memorizing new concepts, it's better to retell the text after reading it. Retell this article in your own words, and then check how the original text expresses the meaning, constantly comparing and correcting, these words will truly belong to you over time. When you are writing, you don't have to go to all the articles you have memorized to deconstruct the sentences you want to write.
Here is a poi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ain science, a lot of rote memorization before the age of 8 will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understanding. This may be contrary to our common sense, because our common sense and culture have always advocated that children should be recited more while they are still young, because it can develop the brain. I will not expand on this point. If you want to find an answer, you can pay attention to brain science.
07
Only learn to read, not read to learn
learn to read, or read to learn, learn 英语 by reading, or read in 英语 ?
This problem may not be much different in the early stages of learning 英语 , but when children have the ability to read the first chapter, different learning ideas will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
For example, the first article of the RAZH class is "Abigail Adams". Abigail is the wife of the secon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other of the sixth president. Children who don't know American history will be unfamiliar when they read her stor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ason why she is remembered by later generations is not only because they are all presidents, but also because Abigail himself spread the thoughts of sharp the history of America. But because the H-level text is relatively simple, the article does not introduce what kind of thoughts it is.
If it is the idea of learn to read, after reading this article, don't go into the details, and start reading the next article of RAZ directly, because your purpose is to learn English, not to learn knowledge. But if it is the idea of readtolearn, now that you have read Abigail, let's check her life on Baidu. At this time, you will find that the 英语 articles found are all based on the H-level story, and the language is higher than the H-level level. It doesn't take much, as long as you read 2-3 articles, you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bigail's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history, and you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at kind of thoughts she provided” just now. Finally, draw a mind map of all the collected knowledge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list three of her greatest achievements, and this character will be basically mastered. Even if I encounter Abigail's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school exams in the future, I still have food in my hands and don't panic.
In this self-study process, it is always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that guides actions, not just learning an 英语 reading.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doing this is that it seems to take double the time, but it is actively exploring and summarizi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In the end, what remains in the child's mind is the image of the character and related knowledge points. But if the article is only treated as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n I can guarantee that after a period of time, the children's 英语 reading skills may improve, but no knowledge points are left in their minds. Recall, everyone, I have done so much reading comprehension since I was a child, how many articles do I still remember now? Let's look at our children again. Why have they been criticized for not having enough depth of thought? Because in the same 12 years, we spent too much time learning the skills themselves, but too little time using the skills to acquire knowledge. What we want is for children to further understand biological sciences, astronomy, geography, and social humanities by learning a language. Every article you learn is a key to open a new door. Instead of studying the key every day, it is better to appreciate the scenery behind the door.
08
Separate 英语 and Chinese to learn
Many people have never thought of learning 英语 and Chinese together. They always think that Ding is Ding and Mao is Mao.
其实并不是。
英语 and Chinese belong to the liberal arts and have their own learning logic of the liberal arts. For example, the order of words in both Chinese and 英语 tests,
Chinese: The sky is full of strong wind and dark clouds are blown away
英语 : abig and two coaches small has it engine and
Please arrange the above words into sentences
Same idea – find the verb first, then the noun, and finally deal with the adjective or verb.
The backbone of these two sentences is:
The wind blows away the clouds
it has engine and coaches
These two sentences are relatively simple. Some people get confused when they encounter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sn't the reason the same? Find the verb first, then the noun subject. The placement of clauses 英语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hinese, but most of them have similaritie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summarize the similarities, and learn the two languages together to save time and learn them thoroughly. If you want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英语 sequences, you should do more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or English to Chinese, which can solve two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o give another example: All articles cannot escape three modes-either narrates one thing, or describes one thing, or discusses one thing. Narrative pays attention to time, place, characters, succession and transition; descrip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description object; exposition pays attention to arguments and arguments. These knowledge are completely interlink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ometimes I find it strange that if I want to learn to write an argumentative essay, why do I need to learn Chinese once and English again. It was originally the same knowledge point, but because one belongs to the Chinese subject and the other belongs to 英语 subject, so I have to learn it twice.
09
终于
Again, if we have infinite time, then there is no need to discuss method issues, because there is no valu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children's learning time is limited, and the assessment set for them has a clear time node, so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lear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Before improving efficiency, we must first think about whether what we are doing is correct. The learning effect of a person depends on how much effort is put in the right direction per unit time. We often only focus on hard work, not whether we are in the right place. . Therefore, 英语 is a subject that can be mastered in two or three years, but our children have spent 12 or more years and still haven't learned it.
Not knowing does not mean that it does not exist, and unaware of the problem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is no problem. Before discussing what is the correct method, everyone first think about how to get rid of wrong ideas. Only then will we have time to get back on track, won't we?